渭南师范学院学科建设“十五”计划及2010年发展规划
渭师院教〔2003〕210号
学科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也是培养高质量师资和专门人才的基础,它表征着学校的发展实力、办学特色、水平和地位,关乎学校建设与发展。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永恒主题。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教高(2001)5号]文件精神,加强我院学科建设,调整学科配置,重组学科资源,优化学科结构,加快学院跨越式发展步伐,按照“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学科有优势,办学有特色”的新思路,特制定本规划。
一、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扩大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以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建设一批为西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总体实力居省内先进水平的院级和省级重点学科;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抓好重点学科建设;坚持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三位一体的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促进学院学科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促进学院科学研究上水平,人才培养上质量。同时,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增强学科发展后劲,使我院的学科结构更加合理,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更加明显,实现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学院在人才培养与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文化传播上的作用。
二、学科建设的目标
1. “十五”期间学科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
(1) 适应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继承和发扬我院基础学科优势,按照学院“十五”发展规划,在学科建设上适度超前发展,突出师范性,形成自身优势,建设一批对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新学科。同时,对现有的学科进行分类改组,优化结构,注重创新,积极推动老学科的改造、转换、拓宽、创新,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新学科的萌发生长,注重内涵发展,形成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依托,特色鲜明、研究方向稳定,充分体现新的学科优势。计划到2005年,建设10个左右的院级重点学科,其中1—2个成为省级重点学科或省级重点扶植学科。真正发挥重点学科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知识创新等方面的辐射、带动和影响作用。在现有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6个学科门类的基础上,再增加哲学、法学2个学科门类,使我院的学科门类达到8个。从学科分布来看,我院将成为以教育科学为特色,以文理科为主体,多学科布局合理、协调发展、高度综合化的师范学院。
(2) 按照“在功能上,以人才培养为主,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当地的社会经济服务;在学科结构上,以教师教育为主,积极发展非师范专业;在办学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专科教育;在办学形式上,以全日制普通教育为主,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在服务面向上,以陕西为主,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定位,继续加大专业建设力度,全面调整传统专业,积极增设新兴专业,努力创建特色专业,建设一批口径宽、基础厚、适应广、特色明的新专业。在目前20个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到2005年,争取新增10个以上本科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如地理科学、生物科学等;非师范专业如新闻学、艺术设计等),使我院本科专业数达到30个左右。并确定10个左右院级重点建设专业,其中3—5个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品牌专业,争取成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3)建设10门院级精品课程,争取有3门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4)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到2005年,使我院正教授达到40名左右,副教授达到145名以上,各专业主要课程至少有一名副教授主讲;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含硕士学位课程结业)达到200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者达到20人,使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40%左右,覆盖全院所有专业。选拔一批院级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省级教学名师达到2人。
(5)加强学术研究,“十五”期间,力争再组建10个研究所,20个研究室,力争形成1—3个在省内甚至国内有影响的科研方向;每年争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5项,厅局级科研项目10—15项;力争在个别项目上获得国家级优秀科研成果奖,每年在核心以上期刊上发表论文150篇以上。
(6)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迎接2006年国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实验室建设在所有专业实验室齐备的基础上,到2005年建成5个院级重点实验室,争取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馆藏图书达到80万册;建设20个多媒体教室,12个语音实验室。
2. 学院中长期(2010年)学科建设发展的设想
计划到2010年,使我院的学科门类达到9个;建成15个院级名牌专业,2个省级名牌专业;15个研究所,8个院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本科专业达到45个;建设35门院级精品课程,5门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一支由70多名正教授、260多名副教授组成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总数达到835名。在这支队伍中,博士、硕士的比例将占到60%,覆盖全校所有专业;通过加大投入,使生均仪器设备总值达到6000元以上,馆藏图书达到160万册,配备计算机1800台;建成50个多媒体教室,30个语言实验室。
三、实现学科建设“十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计划的措施
1.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统筹规划,狠抓落实
学科建设之关键在于领导的重视和科学的管理。学院要加强对学科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工作,成立由主管教学的院长任组长,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计财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各系主任及教学督导专家为成员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对学科建设进行指导、咨询和检查评估。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教务处。各系主任负责学科建设的具体落实,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解决学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细则,对重点学科、重点建设专业、精品课程等定期评选,优胜劣汰。不断培养出更多更高质量的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植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优秀教学成果,提高学院的知名度。
2. 开好头,起好步,强基固本,搞好本科教学工作
“十五”期间,是我院本科教学的起步阶段。我们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建设的思路,对现有的学科专业,按照理顺、拓宽、规范的要求,锐意改革,强化管理。每年重点建设和扶植一批教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社会适应广、地方特色明的优势和特色专业;加强课程建设,精心构建课程体系,使课程建设达到“六个一”的标准,即有一套质量上乘水平高的教材,一份规范完整的教学大纲,一份有充足信息的教案,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一套完备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课件,一套完备的试题库和考核办法;试行学分制和主辅修专业制,按照学分制的体系,对目前使用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及教学管理制度进行重新编写和修订,以利于学科教学,并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势;重视实践教育环节,确保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各学科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和特点,建立并稳定教育实习和教学见习基地,保证实习工作的正常开展;搞好教材建设,以“加强基础,精选内容,有所创新,有利教学”为原则,从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适应性、针对性、地方性及本科教学工作评估要求等方面综合考虑,慎重选用教材,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建立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使各学科教师积极研究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为学科出高质量人才和高水平成果创造物质条件和理论基础。
3. 狠抓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在重点学科建设的诸多环节中,师资队伍是建设的核心。在最近几年中,学院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增强竞争意识和群体观念;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带动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上迅速成长;采取“滚动”形式,不断更新、补充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队伍,使各学科协调发展;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在管理上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实行教学科研岗位聘任制;在分配待遇上引入激励机制,完善各种奖惩措施,更好的调动和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贯彻“按需培训,学用一致,注重实效”的培训原则,对不同层次人员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学历和科研水平;努力创造适合人才成长和培养的环境,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生活条件;加大力度,提供优惠政策,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到2005年,力争建成一支技术职务、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使学院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逐步达到“三高一低”,即高学历人才达到45%以上,学科梯队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达到40%;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加大对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并使教师平均年龄逐步下调。
4. 加强科学研究,重视学科研究方向的选定
学科研究方向的选定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向导。学院采取多种激励措施,鼓励广大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在教学研究中,重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作用,指导青年教师在学科的研究方向上选准课题,并积极从事研究。对在较长期的科研和培养师范生工作中形成的主要的、相对稳定的、处于本学科前沿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方向和优秀教学成果,要在师资力量、资金上给予大量支持。在选定重点学科时,优先考虑与同类学科相比具有自己特色和优势的、有操作性和师范性教育的学科。通过重点学科的建设,带动我院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5. 加大经费投入,优化办学条件
遵照“统筹规划、讲究效益、软硬兼顾、突出重点、立项管理、按期评估”的原则,学院计划在近几年内,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学科建设的投资力度,大力改善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办学条件,对重点学科发展急需的和先进贵重精密仪器设备及重要图书资料等的购置及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工作给予资金倾斜,每年拿出100万元,作为学科建设的专项经费。各系部也要积极想办法,多渠道、多方面筹措资金,开源节流,配套投入,大力推动教学科研上台阶、上水平。
二〇〇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